當前位置:首頁 > 法定職業病

GBZ 61-2015 職業性牙酸蝕病的診斷

文章欄目:職業病目錄 來源:職業病 瀏覽次數: 評論: 頂: 踩:

牙酸蝕病是較長時間接觸各種酸霧或酸酐所引起的牙體硬組織脫鈣缺損所導致的疾病。其臨床表現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缺損外,還有牙齒對冷、熱、酸、甜等刺激敏感,嚴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損或僅留下殘根,是生產和使用酸的工人的一種較常見口腔職業病。

1996年我國頒布實施了《職業性牙酸蝕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6381-1996)。2002年為了配合《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 對本標準進行了修訂。本次修訂與2002年版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一、調整了標準的適用范圍。2002版標準只適用于職業活動中較長時間接觸各種酸霧或酸酐引起的牙酸蝕并。在實際應用中發現,除了酸霧和酸酐,其他的酸性物質在長期接觸的情況下也可以引起牙酸蝕,而且由其他酸性物質引起的牙酸蝕病非常常見,為了充分保護勞動者健康,本次修訂增加了“其他酸性物質引起的牙酸蝕并的診斷及處理”。

二、增加了單個牙酸蝕判定的內容。根據牙酸蝕的發生演變過程,按牙體組織結構的缺損情況進行診斷分級,把唇面牙釉質實質性缺損作為診斷起點。在臨床上單個牙酸蝕可分為四級。這部分內容在原來的標準中是放在了附錄中,使用上不方便,而且不符合標準編寫的要求,所以本次修訂將附錄中的診斷內容放在了正文中。

 

點擊下載GBZ 61-2015 職業性牙酸蝕病的診斷:GBZ 61-2015.pdf

我要評論

條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個人意見 驗證碼:

<>
職業衛生網微信二維碼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